我国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 拥有船队规模达2.492亿总吨
亿晶光电表示,公司积极开拓太阳能光伏组件市场,特别是国外市场,市场组件销售价格回升,组件毛利率同比增长,加之新电池组件产线投入使用后,产量增加,产能利用率及产品能率均有所提升等。
该消息一经曝光,就引发了光伏市场巨震。据此前统计,到2022年底,协鑫科技的多晶硅产能将达到36万吨,通威股份的产能将达到33万吨,新特能源的产能将达20万吨,大全能源的多晶硅产能将达到15.5万吨;仅上述四家公司的总产能将达到104.5万吨。
12月12日晚间,千亿光伏龙头通威股份(600438)发布公告称,拟在南通投资建设年产25GW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预计固定资产投资额约40亿元。不过,由于此时满打满算只有大约6GW的产能,其规模仅相当于二三线组件商,因为行业关注度也并不高。而根据该公司总体规划,其组件总产能将达到100GWSEIA在报告中表示,事实证明,禁止进口中国设备给美国太阳能公司造成的困难要比预期大得多。然而如今,在其UFLPA法案影响下,拜登政府也只能事与愿违了。
12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指出,美方以谎言为依据,制定并实施涉疆恶法,严重干扰中美正常光伏产品贸易,严重违背市场规律和国际经贸规则,严重损害全球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最终将损害自身利益。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2021年12月,美国通过UFLPA法案,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其他关键性的可再生能源设备将受到进口限制。欧洲财政吃紧,无力支撑补贴,国际市场需求急剧疲软。
不过,在2020年中国双碳目标提出后,光伏电站的开发运营再次火热起来,此前一些主营业务并不包含光伏发电的上市公司也纷纷投入大量资金进入光伏发电领域。但凡是不能杀死你的,终将会使你更加强大。为把握技术潮流,抢占市场先手,2012年,国家863光伏专项计划启动,正式吹响了我国PERC电池产业化的号角。而在十余年前,尚无一家中国公司跻身前十。
此后几年间,根据市场发展进度,标杆电价政策(以及由此衍生的配套政策)在促进发展和避免过热之间几度踩点调整。1983年,我国首个10kW民用光伏电站在甘肃榆中建成,经历几十年风霜雨雪、四季更迭,这座采用单晶组件的光伏电站如今依然保有7kW左右的功率,堪称中国光伏产业的活化石。
由于涉及光电转换效率,电池片是光伏产业的核心环节。这些电池后来被应用到第二颗人造卫星实践一号上,这颗采用光伏电池片的卫星最终在轨运行了8年。很快,这种坐拥财富而无力自保的局面很快迎来了国际期货炒家的觊觎。这些光伏创业先驱嗅觉敏锐,怀抱产业报国的梦想,在《京都议定书》颁布后搭上中国加入WTO的快车,凭借低廉高效的人工,挤入了世界光伏产业链。
国外入围前十的,仅有韩华和FIRSTSOLAR两家公司。作为产业基石的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不断进化,正推动着新型能源革命的巨潮滚滚向前。2019年,PERC路线电池在市场占有率上正式超过BSF技术电池,成为市场当之无愧的主流。时移世易,新时代十年来,中国光伏对内已全面激活需求,昂首迈入平价时代;对外,则把握住光伏制造的所有核心环节。
除了建厂,中国光伏开发商也在海外积极探索。另一方面,利用标杆电价作为杠杆,刺激国内市场成长。
在保持旺盛出口态势的同时,中国光伏企业也积极走出去。内外兼顾:向内生长与拥抱世界 中国光伏产业早期,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留在国内的只有缺乏定价权的薄弱制造环节。
10年的时间,中国光伏从新兴产业逐渐发展到全球领先。目前,光伏行业正在推进的主流技术有:TOPCon、HJT和IBC三种。规模化的增长,让光伏造价成本大幅度下降。并通过海外建厂,在靠近市场的同时,也在规避贸易战的风险。他们聚集资金,伸长杠杆,从隐蔽之处呼啸而来。中国首批展露头角的光伏企业也在此前后陆续诞生。
所以即使微小的效率提升放大到终端电站都意义重大。向内生长与拥抱世界,中国光伏在波澜壮阔的时代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间很快来到了世纪之交。光伏发电由国企主导或兜底,而在制造领域,中国民营光伏企业已成长为在全球范围具有强大话语权的集团军。
从双反之初,便有不少光伏企业未雨绸缪,积极在海外建厂,到2015年时, 不少头部光伏制造企业已完成在东南亚等地的建厂布局。其中,国企18家,民企9家,这也较为直观的反映了当前市场的格局。
市场和原料两头在外,没有上下游支撑,留在国内的,只有脆弱且缺乏定价权的制造加工环节。而此时,站在他们背后的,是一个全新的产业协同体制。市场早期,硅基电池主要技术路线是BSF(铝背场电池)。在政策制定上,前瞻布置、踩点调整。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光伏在政策上前瞻布置,在技术上持续进化,在产业上国民共进,在市场上内外兼顾。中国光伏协会统计显示,2021年我国光伏制造端(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四环节)产值突破7500亿元。
PERC电池由BSF衍生而来,同属于P型电池,但它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它是光伏产业长时期的王者,提出时间很早,在本世纪前二十年里的大多数时刻,是市场应用的主流。
十年之后,沧海桑田。根据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绿色基础设施海外投资》报告预测,到2030年时,我国参与的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潜力合计最高达到706.24GW。
电池片领域同样如此,PVInfolink数据库显示,2021年,中国厂家包揽了前五名。这使得多晶硅价格短时间内暴跌至40美元/公斤的地板线,被长协锁定的中国光伏公司两头受挫,出现了大批倒闭潮。在双碳战略持续推进的当下,也肩负起为人类共创美好地球的伟大使命。此时,国际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但由于光伏电站开发运营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规模快速扩张需要大规模资金支持,且由于光伏补贴周期较长,部分民营企业纷纷出售所持有的电站资产。资本赌约、国际炒家和周期魔咒,使得中国光伏第一代明星企业陆续谢幕。
) 下一代技术由哪种技术路线主导还处于争论与博弈之中,但技术突破已取得重大成果。2004年,全球光伏产业迎来全面爆发,中国光伏企业也步入第一个高光时刻。
回首过去,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增速已连续9年保持世界第一,累计装机规模已连续7年稳居世界第一。这一次,中国不再隐忍,一方面针锋相对,也宣布对欧美光伏产业链公司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